《红拂记》中的宴会
由于主要供在正式一些的场合吃饭使用,在明清的正式宴会,餐桌上会铺设精美的织绣桌围,因此饮食用的承具本身没有太多的装饰,比其他的明式家具更加的朴素简洁。
织绣桌围
方桌一般有大中小三种尺寸,为了方便人们围着它吃饭,使用方桌不论是有束腰还是无束腰式一般都是直腿。按照大小的不同,它们被俗称为八仙桌、六仙桌、四仙桌,不仅大小有差异对应在高度上也是依大小比例:八仙桌最高四仙桌最矮。
《红拂记》方桌
黄花梨有束腰方桌
明典紫檀有束腰四仙桌。这是一张非常精致美丽的方桌。它的桌面镶嵌了一块珍贵的绿色端石,由于年代的久远现在看到的表面已经色泽深沉,布满岁月的痕迹。嵌石不仅美观而且可以防水防油延长桌案的使用寿命。桌面下的束腰用细小的开孔作为装饰学名叫做笔管式鱼门洞,工艺细致装饰效果整洁雅致。
明式有束腰四仙桌
酒桌它的形体比较窄小,酒桌的造型腿是收进,安装在两侧,实际上就是比较宽的小型平头案。由于约定俗成人,们长期以来习惯称它为酒桌,相比于方桌酒桌,是属于一种日常生活里比较平民化的饮食用承具。
黄花梨夹头榫酒桌
黄花梨插肩榫酒桌
在宋代《清明上诃图》里所描绘的酒店茶馆里,就已经摆设着这种桌子。在家庭里使用它一般用于非正式的场合。它的大小只能让两三个人对坐饮食,是吃简餐便饭时使用的承具,可以说这是一种相当亲密私人化。
《清明上河图》
明黄花梨夹头榫酒桌
长方形的饮食承具还有一种叫做半桌,顾名思义它的宽度正好是方桌的一半。半桌是一种使用方式很灵活的承具,它充分地展现了明式家具设计的智慧,更体现出一种简单实用、灵活变通的文化特色。平时家里吃饭人数少的时候半桌可以单独使用,在大家聚会的场合一张六仙桌或八仙桌坐不下,在方桌的旁边拼接一到两个半桌,就可以很好的容纳更多的人围坐在一起。到了隆重的宴饮场合,明代人习惯分餐制,两个人使用一张半桌中间围出空地,还可以上演各种杂耍百戏,边吃边欣赏。明代崇祯刻本的《金瓶梅词话》里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这种场景。
黄花梨半桌
黄花梨有束腰半桌。全身光素没有雕刻,桌面的面心是一块整版,它的天然纹理如同行云流水非常的美观。桌面下的束腰和牙条是用一整块材料做成。在明式家具的年代鉴定里它被认为是比较早期的做法,腿足之间安装的枨子中间向上弯起这种枨子叫做罗锅枨。这张半桌的罗锅枨安装的位置比较低,保证了桌子的稳固性。顶部高起和牙条连在一起又让人腿部有了足够的伸展空间,体现了在使用功能的要求下明代匠师机智巧妙地设计智慧。
黄花梨有束腰半腰
咨询热线
136-4078-7503